智能洗地機、智能炒菜機、氣泡水機、擦窗機器人……這些小家電你用過嗎? 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,那說明你已經落伍了。 事實上,中國還有很多家庭處於“落伍”狀態。 不僅新型小家電的種類和數量較少,而且傳統小家電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。 統計顯示,歐美、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,家庭平均擁有小家電30台以上,而我國家庭平均擁有小家電不足10台。
儘管中國家庭擁有的小家電數量有限,但在業內人士看來,這種情況並非壞事——滲透率低意味著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。 受益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、消費升級推動產品更新、電商渠道快速發展等因素,預計我國小家電行業將保持年均6%的增速 未來將達到7%。 到2026年,我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(不含淨水器)將達到6000億元。 考慮到小家電行業仍具有低門檻、高利潤的特點,且大部分品類仍處於發展初期,可以預見,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,小家電的種類和數量將不斷增加。 會不斷增加,市場規模也會不斷擴大。 擴張後,企業利潤率將進一步提高。
不過,小家電市場發展前景好,充滿機遇,但並不是每個進入的人都能發財。 想要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,就必須有真本事。 我國是小家電生產和出口大國。 過去幾年,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後,我國承接了全球市場的大量訂單,這也催生了很多新的小家電企業。 但隨著疫情結束,小家電需求恢復正常,疫情透支了未來市場,導緻小家電行業出現斷崖式下滑,市場表現低迷。 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22-2027年中國智能小家電行業前景預測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》顯示,我國小家電野蠻增長的負面影響讓消費者信心不足。 尤其是疫情之後,小家電品牌數量增長到數万個,質量表現參差不齊,忽視了人們對小家電質量的要求,導致用戶體驗不佳。 目前,我國小家電行業不少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,具備高端產品設計、研發、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較少,行業整體水平仍需提升。 得到改善。
當然,也有不少企業經過市場的錘煉,獲得了抵禦市場變化的能力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。 他們將在下一波市場增長中獲得更多話語權和分紅機會。 有專家認為,雖然近兩年我國小家電出口量增長有限,甚至有時出現負增長,但出口量始終呈現增長趨勢。 這表明我國小家電出口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。 轉變為“高品質、高價格”。 “高品質、高價格”的最大貢獻者是那些技術含量高、附加值高的創新產品。 統計顯示,目前我國創新驅動小家電行業平均利潤率已達到20%以上,遠遠超過大家電的利潤水平。